2014年青岛市发布《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意见》,《意见》实施至今,青岛平度市以“探索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发展政策”改革试点为契机,通过完善政策机制等措施,破解障碍难题,有力地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已有3所,在建、待建4所,在校生共有10500人;民办幼儿园55所,在园幼儿5800名;另有民办非学历培训学校21所。全市各类民办学校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资产累计2.9亿元。
该市的做法:一是加强政策财政扶持,不断拓展民办教育发展空间。第一落实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平度市将民办学校建设纳入城市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民办教育,切实落实民办教育用地、建设优惠政策。以项目投资补助、签订协议收回的方式,将房地产用地出让给办学单位办学,完善了小区及周边教育配套设施。同时,对民办学校建设减半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并享受全部免除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平度市辖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仅东方小学和国开实验小学建成前享受税费减免和财政补助达900多万元。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新申请民办学校扎堆报送,9家单位提出举办民办学校申请。其中,投资1亿元的平度国开实验小学和投资1亿元的平度新区学校先后获准筹建,2015年9月正式招生;投资8000万元的平度华阳实验中学正在积极筹设;投资1亿元的平度东方小学将于年内完成主体建设。
第二政府购买服务,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学校,根据实际招收的办学区域内义务教育段学生数量,按照公办学校的生均拨款标准,由市财政拨付公用经费,同时,按规定编制配备相应数量的公办教职工,推动民办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青岛国开中学、平度双语学校已逐渐形成品牌,到2015年底,该市将拥有6所学历性民办教育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在校生将达到14000人,占全部在校生比例近10%。其中,新建成的3所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可招生3780人,不仅将有效推动城区学位不足问题的解决,而且每年将为政府节省教育经费1.69亿元。
二是加大人力资源扶持,不断提高民办教育办学水平。首先交流融通,优化师资配置。建立完善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交流机制。自2011年起,先后从国办中小学选派9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30多名骨干教师到民办学校任职。从普通高中选聘28名优秀教师派驻到青岛国开中学支教,同步安排民办学校教师60余人次到公办学校挂职或培训。优秀的支管支教团队与挂职培训交互作用使民办学校的办学水平连年提升,平度双语学校从2005年建校初期的10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40个教学班、2600余名学生;青岛国开中学从1997年建校初期的2个教学班、76名学生、18名教职员工,发展到现在的86个教学班、5000多名学生、400名教职员工。
其次一体管理,强化业务培训。坚持各级优质课比赛、教师技能大练兵等全市性教研活动,均将民办学校纳入其中,广泛吸收民办学校教师同步参与。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优秀专业人才评选、优秀教学法评选、教学能手评选等,均允许民办学校教师以同等条件参与平等竞争。近年来,民办学校260名教师参加了全市性业务比赛,参与率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还通过示范授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专门开展针对民办学校教师的业务培训,年均参与360人次以上。
三是强化管理服务扶持,助推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第一提供高效的审批服务。设立“民办教育发展咨询热线”, 在网上发布民办教育咨询材料,及时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并协调相关部门提高效率、简化手续。在平度电视台、今日平度等新闻媒体开设“民办教育专栏”,定期宣传《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民办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二统一管理标准。坚持民办学校管理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将学校招生、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师培训、教学质量评价、办学水平评估、校园安全等纳入全市教育工作考核,做到管理标准统一、评价过程统一、结果使用统一。定期召开民办学校负责人会议,并组织相关科室定期到民办学校实地听取专题汇报,现场办公,帮助学校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青岛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孙德良告诉记者,全市将以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意见》为重点,努力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给予民办教育财政支持,并在税费优惠、土地供应、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事业领域,不断拓展民办教育发展空间。二是进一步完善师资保障机制,继续开展公民办学校教师双向交流工作,并适时健全民办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险机制,不断改善民办学校师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