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免责声明

一、服务说明

华体会手机登录及律师志愿者(以下简称“协会及律师”)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旨在为有需求者(以下简称“咨询者”)提供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咨询意见此公益服务不收取费用,基于协会及律师的专业知识与可用资源进行,不构成正式的法律意见或法律代理。

二、风险告知

1、咨询者应充分知晓并理解,本服务是基于咨询者的说明或提供资料所进行的,协会及律师假定该说明及资料是真实的前提下做出的咨询意见,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事务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本公益法律服务由协会及律师提供,咨询者知悉并理解本免责声明的全部内容。咨询者自愿承担因依据本服务提供的信息或建议、意见行事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责任和后果。

3.协会及律师将秉持专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尽力提供法律服务,但受限于公益服务的性质、资源及法律规定等因素。

、免责条款

1、对于因咨询者自身故意隐瞒、虚构歪曲事实,或未能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案件相关信息而导致的不利法律后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

2、由于法律存在解释的空间、地区差异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等特性,对于因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法律法规的修订、司法解释的变更、地方规范性文件的特殊性等原因造成的咨询结果不准确或不适用于咨询者的特定情况,协会及其律师不承担责任。

3、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前提下,若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政府政策的突然改变、网络故障等)致使协会及律师无法正常提供咨询服务或服务结果受到影响,协会及律师不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

4、协会及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意见仅基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若之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协会及律师对于因该重大变化或变更而产生的法律问题不承担责任。

5、协会及律师提供的公益服务仅为初步法律咨询意见,不构成正式代理,咨询者对咨询意见的采纳及后续采取的行动完全由其自行决定。若咨询者依据咨询意见行事而产生的任何不利结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特别是在咨询者未遵循完整的法律程序或未充分考虑自身特殊情况时。

6、协会及律师对因咨询者自身误解、错误应用所提供的法律、政策信息或咨询意见而导致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损失、人身伤害、法律纠纷等)不承担责任。

7、在任何情况下,若咨询者的损失或损害是由于第三方(如其他法律机构、政府部门、个人等)的行为、不作为或干预所导致,协会及律师不承担任何责任。

、条款的解释

本免责声明的解释权属于本协会所有。

 

 

华体会手机登录

刘林:希望将来有民办高校的“双一流”

时间:2025年03月13日 来源:南方周末 浏览:587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全国约有800所民办高校,1000万名在校学生,但这些学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差异较大。其中有部分学校对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严重,还在走粗放式发展道路,未来生源下降时,这些学校就会面临较大挑战。

在这些国家标准中表现突出的民办学校,应借鉴国家“双一流”(或是“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建设的相关做法,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办好一批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1741843990124110.jpg

2023年9月13日,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们在上装配式建筑实训课。(视觉中国/图)

2025年3月11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表明教育部已同意设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学校首批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普通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

消息引发强烈关注,也让业内看到民办高校的更多可能。实际上,民办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四分之一,已然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华体会手机登录会长刘林呼吁国家及时出台支持引导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提升办学层次、政府购买服务、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

差异化办学

南方周末: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十五年过去,当下民办高校的现状是怎样的?民办高校目前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刘林:总体来看,全国约有800所民办高校,1000万名在校学生,但这些学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差异较大。

多数民办高校已意识到要告别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走向内涵式发展、注重提升质量的道路。但仍有部分学校对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严重,还在走粗放式发展道路,未来生源下降时,这些学校就会面临较大挑战。

还有部分学校特色不明显,在同质化竞争中也会面临发展困境。当前人口出生率降低影响教育规模,公办民办都受影响,民办高校需要转型,从做大转向做强,就要注重优质与特色。

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民办高校正处于关键爬坡期,要抓住高等教育入学高峰未来十年左右的黄金期,把练内功、出特色、提质量作为主要发展路径。这也是我提出推动民办高校向高水平发展的初衷。

南方周末:你提到,要推动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建设,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那么,民办高校的相关办学评估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刘林:教育部针对本科和高职院校制定了统一的教育教学评估标准,且每年都会进行办学条件统计。针对教育部组织的很多项目,民办高校也能参与。

虽然目前还没有民办学校进入国家一流行列,但已有部分专业入选国家一流建设,还有民办高校拥有硕士点。对于在这些国家标准中表现突出的民办学校,应借鉴国家“双一流”(或“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建设的相关做法,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办好一批。希望将来出现民办高校的“双一流”。

同时,我们还需要完善民办学校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和社会监督作用,这是未来民办高校办学评估可完善的方向。

南方周末:你认为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于“高水平”民办高校的界定比较模糊。这该如何理解?

刘林:虽然当下有各类评估标准,但对于什么是“高水平民办学校”,并没有清晰明确的界定。其实,在诸如校舍生均面积、师资比例、师资结构、学科建设等方面需要确定具体标准。

现阶段先推动有潜力的学校参与建设,鼓励大家朝着高水平学校的方向努力。同时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水平民办学校标准,之后再依据标准确定哪些是高水平民办学校。

在制定标准时,应考虑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来源、社会化程度等因素,毕竟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

南方周末:受教育经费、产业结构调整、学生就业意愿等因素的交互影响,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办学偏重于文科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招收和培养。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该如何形成差异化办学?

刘林:过去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管理等方面虽有一定自主权和灵活性,但后来一些过细规定作为考核评价依据,使得学校办学空间变小,出现千校一面的情况,这严重阻碍了民办高校形成自身特色,难以与公办高校差异化竞争。

我认为民办高校不应走综合性大学的常规道路,应学习西湖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等高校,聚焦某一学科或领域率先突破。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师资资源,合理布局学科专业。切忌盲目增设专业扩大生源,应着力聚焦特色、打造品牌,比如吉林动画学院在动画领域、河北传媒学院在传媒领域的聚焦发展。

1741844051410160.jpg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华体会手机登录会长刘林

如何扶持?

南方周末:您呼吁加强对民办高校发展的扶持,具体该如何实施?

刘林:首先,要落实国家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关于各地设立民办教育引导资金的要求,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生均经费补贴。

建设高水平学校需要投入,目前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年均生均经费3.14万元,而同期同水平民办学校只有2.12万元,且民办学校经费主要靠学费。如果涨学费,就会加重家长负担、影响生源。因此,国家应给予补贴,并建立监管措施。

其次,在国家各类强国项目中,应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考虑到民办高校发展历史短、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与公办不同,在各类项目中要为民办学校留机会,不能同等条件下只优先公办学校。

再者,要进一步落实民办学校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能按公益性质运营,不能一边要求做公益,一边按企业征税,加重家长负担。

另外,完善鼓励公益捐赠制度也十分关键,民办学校需要吸纳广泛社会资源,像哈佛大学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靠社会捐赠。

南方周末:你提及可以从民办高校中,选择一批特色民办高校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品牌民办高校,引领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些需要重点培育和扶持的民办高校有什么选择标准吗?

刘林:主要是特色鲜明、专心办学、能够很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民办高校。

首先是那些办学时间相对较长、获得本科学历教育资质早、完整地经历了民办教育发展历程的民办高校。这些高校底蕴相对深厚,办学经验相对丰富,有利于将国家的扶持落到实处;另一类是一些建设时间不长,但办学起点高、实力强、潜力大的民办高校,也应纳入考虑。

此外,在管理体制上,公办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办学校是理事会决策、校长负责、党委引领。筛选时,要先找出有发展潜力的民办学校,比如社会声誉好、教育质量高且在各类教育项目中成果众多的学校。

同时,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也应该考虑那些举办者积极寻求社会化路径与方式的民办学校,未来更有融入社会资源并持续发展潜力的高校。

南方周末:这两年,像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这类由企业家创办的民办高校备受关注。您认为这种办学模式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刘林:基金会办高水平大学,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从过去的个人集资办学为主到企业投资办学,再到现在企业家、慈善家通过基金会捐赠办学,反映了民办教育举办主体的发展延革,具有迭代标志性意义。

目前来看,基金会办学模式会不会成为下一阶段民办教育的主流趋势还要再观察,因为这三种举办模式是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但出现这种新动向是个好事,它也具有可持续的潜力。因为它是能让民办教育更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社会化方式,通过基金会办学,能打开民办学校社会资本之门,赢得更多社会资源。






责任编辑:闫佳裕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