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更多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全国政协委员拜文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助学贷款支持措施。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发放国家助学贷款699.69亿元,2024年仅国家开发银行就向625万名困难学生发放贷款803亿元。随着贷款额度提升至本专科生2万元、研究生2.5万元,利率优惠至LPR减70基点,以及特定免息政策的实施,助学贷款已成为教育扶贫的重要支柱。但拜文汇委员在调研时发现,政策实施仍面临“最后一公里”的挑战。
“政策知晓度不足与申请流程烦琐,可能让部分寒门学子错失改变命运的机会。”拜文汇表示,当前政策宣传存在滞后性,传统渠道难以覆盖务工家庭;首次申请需线下办理,导致跨省务工家庭额外支出上千元;现行贷款额度难以覆盖民办院校及新兴专业成本,本专科生年均缺口达万元。
对此,他建议构建“智慧资助”新体系:开发助学贷款APP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立“中央厨房”式宣传矩阵,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将政策解读送到田间地头;创新"分类定额"机制,2025年起将民办本专科生贷款额度提升至3万元,研究生同步提至3万元,精准对接教育成本差异。
在还款支持方面,他提出“就业护航计划”:将财政贴息延长至毕业后5年,为毕业生职业发展预留缓冲期;将代偿范围扩展至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领域,涵盖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业态。“要让教育资助从‘输血’转向‘造血’,形成求学-就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教育公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拜文汇委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时表示,完善助学贷款体系既是民生工程,更是人才战略,要通过制度创新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公平基石。
责任编辑:闫佳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