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以“三聚焦”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课堂”与“系统”,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双融双促,积极探索职业本科人才育人新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突出党的领导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通过党建创新与思政教育互融互促,推进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与机制建设,学校作为唯一民办院校入选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承建单位,与省内14所民办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协同创新活动;承办广东省民办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练兵赛,推动广东省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共同体建设,共绘思政育人的“同心圆”;联合嘉兴南湖学院承办2024年广东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班,通过理论教学与实地研学,探索红船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持续强化“党建+”模式,通过“思政第一课”“微党课”“青马工程”,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开展思政研学,共绘思政育人的“同心圆”
聚焦教学改革,建好大思政育人“课堂”
学校持续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厚植课程思政育人的生长土壤。构建了以思政课程为核心、课程思政为辐射的课程体系,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依托“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展“思政课项目化实践教学”,通过项目化运作及政团学企的协同育人,推动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该项目先后在省内外30多所高校推广使用;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师生深入企业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育,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前往广东省钢铁研究所科研成果转化乳源基地韶关精一钢业有限公司锻炼实践,挖掘属地红色工业文化资源,开展思政“大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企业、社区和乡村,完成9个调研咨询报告,出版专著3本,指导学生完成了14个创新项目,并为广州多个社区以及乡村开展理论宣讲40多场,听众达10000多人,对外开展思政课业务培训1500多人次;学校还组织编写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教材和案例集,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挖掘属地红色工业文化资源,开展思政“大课堂”
聚焦多元协同,搭建大思政育人“系统”
学校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课程、实践、文化、网络“四位一体”思政育人格局。将党建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营造浓厚思政氛围;在图书馆设置“红色读书角”“流动图书角”阅读空间,提供沉浸式、交互式体验的学习平台;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思政课”“课程思政”“红色讲坛”等云端课堂,积极打造“指尖上的思政课”,拓宽网络育人渠道;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走进校园开展讲座,通过与家庭、社会紧密合作,形成育人合力;探索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新模式,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完善学生劳动教育体系,依托“大思政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多元协同的大思政育人系统下,学校多维度、立体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搭建从线下到线上,从纵向到横向的“大思政课”育人系统,擦亮“大思政”育人“底色”。
持续强化“党建+”模式,“思政课堂”搬进企业
责任编辑:郭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