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免责声明

一、服务说明

华体会手机登录及律师志愿者(以下简称“协会及律师”)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旨在为有需求者(以下简称“咨询者”)提供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咨询意见此公益服务不收取费用,基于协会及律师的专业知识与可用资源进行,不构成正式的法律意见或法律代理。

二、风险告知

1、咨询者应充分知晓并理解,本服务是基于咨询者的说明或提供资料所进行的,协会及律师假定该说明及资料是真实的前提下做出的咨询意见,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事务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本公益法律服务由协会及律师提供,咨询者知悉并理解本免责声明的全部内容。咨询者自愿承担因依据本服务提供的信息或建议、意见行事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责任和后果。

3.协会及律师将秉持专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尽力提供法律服务,但受限于公益服务的性质、资源及法律规定等因素。

、免责条款

1、对于因咨询者自身故意隐瞒、虚构歪曲事实,或未能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案件相关信息而导致的不利法律后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

2、由于法律存在解释的空间、地区差异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等特性,对于因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法律法规的修订、司法解释的变更、地方规范性文件的特殊性等原因造成的咨询结果不准确或不适用于咨询者的特定情况,协会及其律师不承担责任。

3、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前提下,若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政府政策的突然改变、网络故障等)致使协会及律师无法正常提供咨询服务或服务结果受到影响,协会及律师不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

4、协会及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意见仅基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若之后咨询者提供的信息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协会及律师对于因该重大变化或变更而产生的法律问题不承担责任。

5、协会及律师提供的公益服务仅为初步法律咨询意见,不构成正式代理,咨询者对咨询意见的采纳及后续采取的行动完全由其自行决定。若咨询者依据咨询意见行事而产生的任何不利结果,协会及律师不承担责任,特别是在咨询者未遵循完整的法律程序或未充分考虑自身特殊情况时。

6、协会及律师对因咨询者自身误解、错误应用所提供的法律、政策信息或咨询意见而导致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损失、人身伤害、法律纠纷等)不承担责任。

7、在任何情况下,若咨询者的损失或损害是由于第三方(如其他法律机构、政府部门、个人等)的行为、不作为或干预所导致,协会及律师不承担任何责任。

、条款的解释

本免责声明的解释权属于本协会所有。

 

 

华体会手机登录

刘林:全面提高民办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时间:2024年05月09日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浏览:4472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我国民办高校达到789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994.38万人。今年全国两会,全面提高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民办高校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努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必然趋势、职责所在,可从以下三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优化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提高人才自主培养对社会的贡献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首创性地提出了“五个度”的质量监测评估标准,即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资源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五个度”的本质与核心就是人才培养。所以,要谈教育质量,就必谈人才培养。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校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布局,增强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人才自主培养同样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学科专业与经济、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长远需要来看,民办高校需要前瞻性布局学科专业建设新方向,打破学科壁垒,重建学科边界,推进现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创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研究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对社会的贡献率。

因此,优化专业设置要从以下多个方面考虑。一是专业设置不仅要考虑跨领域的特征,还要统筹考虑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融合,使得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更加匹配。二是专业设置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能够有力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的实现。三是专业设置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结构优化,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设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需求的专业,设立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专业,设立均衡覆盖各个行业领域的专业。四是专业设置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体现专业的交叉融合,打造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品牌专业,创建良好的宣传口碑。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高自身育人育才能力。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卓越教师的引领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托,其影响力与感召力,可以为学生争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对群体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精神层面升华,强调教育家是“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历程是一个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师德能力、育人能力、发展能力的过程,从而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人才。

最后,更新观念与思维方式,重视科技创新与科技人才培养。放眼当今世界,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和有效使用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自主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数字信息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重构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实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把握人才自主培养的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探索自主创新的道路,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进教育理念、模式、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变革,全面提高自主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能力。





责任编辑:闫佳裕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