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公报(六)

时间:2023年10月11日 来源:秘书处 浏览:7191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课题名称: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黑龙江工商学院凤凰数媒创意学院为例

课题批准号:CANFZG21103

研究领域:学校发展类

课题负责人:马浩瀚 黑龙江工商学院二级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成员:阎庚耀、李萌、陈嘉欣、刘德鹏、高旭、王颖佳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同类院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调查,了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剖析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中的原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于学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提出对策和建议,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探讨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对国家教委、教育部及劳动部相关文件进行广泛的收集,从图书馆、电子期刊及互联网上对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分析、综合、加工、整理。项目成员采取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并针对我校以及省内其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省内其它高校在学生校企合作教学的基本情况。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同类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在研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揭示理论规律,深化研究,指导实践。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针对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大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结论与对策。

首先,应构建以产业学院为依托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体系到内容与现代产业技术对接,教学过程与行业对接,建设项目制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努力提升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应以产业学院作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引企入校,形成特色的"产业嵌入式"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由双方共同构建"校企协同、制度管理、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由校企双方以设备、场地、师资、技术、资金、管理、文化等多种有形和无形资产共同投入,搭建“项目制教学体系、产学融合、学创一体”的合作平台。

最后,应建设实践基地保障教学体系。形成学校实践教学基地、行业导师来源基地、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教师实践锻炼基地、师生双创基地,突出应用型大学的地方性、应用型。

(一)构建以产业学院为依托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应用型高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体系到内容与现代产业技术对接,教学过程与行业对接,建设项目制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努力提升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注重综合能力养成。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水平过硬,实践能力高超,职业道德高尚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媒体宣传、稿件撰写、视频制作和相关服务的需要。按照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和学生学习评价标准,全面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综合全面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着眼于媒体发展方向和产业前沿,立足龙江,辐射全国,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机制,与企业深度融合,开展创新性教学模式,充分满足专业技能提升与行业发展的需要。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网络传媒机构等,培养编导、导播、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出镜记者等,培养适应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具有影像产品的生产与创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以产业学院作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

引企入校,形成特色的"产业嵌入式"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传媒类专业应通过共同构建产业学院、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共同开展项目合作等“五共同”,成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行业导师来源基地、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教师实践锻炼基地、师生双创基地等“五基地”。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将企业岗位标准、培养方式与途径等引入课程教学之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建立健全全媒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践教学环境、开发校企合作精品课程、深度开展实习实训、建设高水平双师团队、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双创教育及赛事辅导、科研协作及产业服务等多维度开展深度合作。由校企双方以设备、场地、师资、技术、资金、管理、文化等多种有形和无形资产共同投入,搭建“项目制教学体系、产学融合、学创一体"的合作平台。基于专业或专业集群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及深度校企合作。

(三)建设实践基地保障教学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引入项目制教学,在项目制教学体系下,根据区域行业需求,模拟企业流程,完成大学本科四年的项目制分阶段实训设计及成果展示。将传媒课程体系、师资、教学服务等教育资源引入校方,提升校方的整体教学水平及质量及院校竞争力,共同推动打造实习就业基地。完整覆盖数字媒体体验、素材采集、内容制作、成果展示、舆情检测、数据分析、能力评价、综合运营等全过程,设计,为专业学生开展双创课程授课及辅导工作,并组织建立比赛队伍,提供赛事辅导。

三、研究成果与社会影响

(一)研究成果

1、构建课程模式案例

专业基础课:《大众传播学》、《电视艺术概论》、《文学作品选读》、《电视节目策划》;

专业核心课:《电视音乐音响》、《影视导演》、《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纪录片创作》、《电视节目制作》、《电视编辑》、《Audition音频剪辑》

影像制作方向课程实践:《微电影创作》、《电视照明》、《AE影像特效制作》、《3D三维影像制作》、《影视节目与频道包装》

实践师训体系课程实践:《专业岗位认知实训》、《电视文案创作实训》、《拍摄与剪辑实训》、《微电影创作实训》、《专业综合实训》。

2、形成特色项目制实践课程体系学期安排样例

根据行业需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规划,可将课程分为实验短片项目,纪录片项目,TVC广告项目,电视真人秀节目项目,微电影项目等五个实践项目进行。形成行业需求能力实践项目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起到锻炼作用。通过项目实践,对学生职业能力起到基础性作用。

3、实践项目具体安排案例

实验短片项目:影视作品赏析、视听语言完成项目前期文案策划工作。由摄影基础,摄像基础,实践课时完成项目制作。

纪录片项目:电视文案写作,纪录片创作中理论课程部分完成纪录片项目的前期策划准备工作,实践课程部分完成纪录片的拍摄和解说词创作,Premiere视频剪辑和|Audition音频剪辑完成项目后期制作工作。

Tvc广告项目:影视文学剧本写完成项目前期则本选题和剧本创作。影视导演,拍摄与剪辑实训实践课程完成项目拍摄与后期剪辑。

电视真人秀节目项目: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理论课程,电视节目制片人、广播电视形态研究完成电视综艺节目项目前期节目策划准备工作,广播电视节目编导、3D三维影像制作,影视节目与频道包装,电视导|播完成电视真人秀节目项目后期制作工作。

微电影项目:微电影创作理论课程完成微电影前期工作。微电影创作实践课程部分、电视照明,影视配音完成项目的拍摄制作工作。电视编辑,AE 影像制完成微电影后期制作工作。

4、除具体课程、实践案例外,研究成果主要形式为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已上报教育部、中民协。

(二)社会影响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进一步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推动产教融合教学的改革,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有着深远影响。对于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创建产业学院,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在企业运作机制中,采用职业化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零适应期,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四、研究改进

经课题组联合研讨,课题在运行及推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后续工作中加以完善:一是新的实践教学与培养方式问题实践还要长时间的实践修正。将实践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其实是一个打破常规束缚的挑战;二是校企融合还不够深入的问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不能脱离具体的合作载体,需建设一个运行有效的合作平台。当前研究这一产业学院载体,集中于艺术与传媒学院相关专业,对其他的专业协同育人;三是理论教学问题,课程内容更新时间与新媒体发展速度之间难以追平或领先,将继续寻求理论与实际指导、互补方式。

五、研究成果细目

研究报告一份: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黑龙江工商学院凤凰数媒创意学院为例

发表学术论文:六篇

相关获奖:三项







责任编辑:闫佳裕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