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强师工程”助力民办高校教师培养

时间:2013年09月23日 来源:华体会手机登录 浏览:2192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强教必先强师,加强对民办教师的扶持力度,方能更好地促进民办学校的内涵发展。”在2013年9月6日举行的上海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成果展示暨第一届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颁奖会上,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这样表示。“强师工程”启动一年以来,各项培训、研修及科研项目的让参赛的民办高校教师受益匪浅。市教委将继续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投入,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搭建更好的平台。
         青年教师培养获特别资助
  上海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于2012年正式启动,是《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十大工程”中“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的组成部分。共有1113人次参加了本次“强师工程”的教师培训,约占民办高校专职教师人数的43%;190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纳入“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逾千名教师和数十个科研团队获得科研专项经费和专家指导。
  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邵家瑜坦言,在“强师工程”的培训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也有实践的探索,更有“师德师风”精神的熏陶,她从中受益匪浅。“非常感激上海市教委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民办学校的年轻教师得到关怀与支持,让我们更好地展现自我、快速成长。”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表示,“强师工程”的内容涉及专业培训、海外研修、教育管理、科研项目等活动,惠及全市民办高校教师,有力地促进了民办学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训练,对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不无裨益,能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创新思路,为提高上海的民办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教学技能大赛“百花齐放”
  为展示“强师工程”培训成果,首届“上海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也应运而生。大赛历时7个月的,来自全市各民办的教师百花齐放,尽展自己的教学技能。“这样的活动形式将有利于我们选拔培养优秀教师,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整个民办教育水平。”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表示。
  据了解,本次比赛中共有36名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获得奖项,其中优胜奖17名,三等奖11名,二等奖4名,一等奖3名,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老师黄蔚获得特等奖。
     “民办学校有自己的特点,这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具匠心。”黄蔚老师由衷地感慨,“当了天华学院的老师后,我就一直告诫自己:这群孩子不是上‘清华’的,是来上‘天华’的,需要我们更用心地栽培,善于运用适合‘天华’学生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学习与进步。”
  加大对民办高校师资建设投入
  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指出,民办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民办体制机制的灵活性,与公办高校错位发展。民办学校应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希望各民办高校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
  据悉,上海市教委将以此次大赛为依托,深入整合本市各民办高校优质资源,开发适合本市民办高校教学实际的精品课程,加强民办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以此提升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实力。
        此外,上海将加大投入继续推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教师管理制度,研究成立“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并不断完善教师年金制度。通过各项措施,为上海民办教育集聚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民办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嘉庆)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