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剑桥学院:创新工作模式 让党的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红色引擎

时间:2022年06月15日 来源:哈尔滨剑桥学院 浏览:5753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近年来,哈尔滨剑桥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有关要求,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提升党建质量。打造“1332”党建工作模式,即借助“一个”平台,实施“三会”制度,发挥“三个”作用,推进“双融合”。紧紧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助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借助共建平台,促进同频共振

     “一个平台”,即与黑龙江大学的党建结对共建平台。2019年,我校与黑龙江大学举行结对共建签约仪式,两校成为省内首家公民办结对共建院校。共建以来,两校坚持“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原则,不断创新方式载体,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从学校层面结对、到院系结对、再到支部结对,从课程共建、到人员交流、再到资源共享,结对共建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在深度推进公办、民办高校结对共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共建格局,统筹推进协作共建。两校党委班子高度重视结对共建工作,党委书记多次牵头召开深化结对共建会议,把共建作为提升党建工作层次水平的机遇来抓,使双方在机制、载体、效果等方面都能互相受益。两校党委组织部作为牵头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积极组织协调双方有关单位落实共建任务,推动共建落地见效。截止目前,两校联合举办会议、活动20余次,参与人数1000余人次。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两校按照“专业相同、业务相近”原则,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截止2021年底,我校6个二级学院党总支和黑大相应党组织100%结对共建,今年将实现基层党支部共建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双方在“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和教育、党组织活动等方面积极开展联建共建,共赴哈尔滨党史纪念馆等红色基地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近2年,我校有1200余人参加“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同步培训。两校建立“党建联络指导员”和党务队伍学习交流机制,联合举办“党组织书记论坛”等活动,党务干部定期深入对方基层党组织调研交流。

       三是坚持发展导向,抓靠共建载体,助推共建取得实效。两校实施资源共享,积极推进教学实验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共享建设,我校定期组织师生到黑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陈列展”等场馆参观学习,今年黑大拟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我校IEM产教融合中心、VBSE虚拟仿真中心等场所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双方积极探索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育人协同联建,黑大全国高校年度人物、技能大赛获奖者为我校辅导员进行培训,今年的省辅导员技能大赛我校辅导员获三等奖,实现了突破。

       四是坚持创新导向,丰富共建内涵,促进办学事业发展。两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交流,实施互派教师计划和人才科研合作计划,近三年,先后有20余名教师分别走进两校课堂,促进师资水平提升。黑大依托优势专业,为我校提供专业建设指导,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两校积极推进学分互认与辅修。两校结对共建工作案例入选“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二、实施三会制度,把牢办学方向

       一是明确“三会”制度的议事规则。2021年,学校对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进行重新规范修订,进一步明确党委会对涉及学校章程、发展规划、人才引进、课程建设等重大问题,以及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先进行集体研究讨论,并提出明确意见。明确党政联席会由党委书记主持,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先由党委会研究同意后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做出决定。建立党委书记与校长经常性沟通机制,学校党委支持校长通过校长办公会等形式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三会”协同研究决策学校重大问题,从而有效保证了党委在把方向、谋大局、保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二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党委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近三年共组织召开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240次。创建教师的“三固定”和学生的“五学”政治理论学习模式,发挥思想政治课和党课课堂主渠道作用,成立校党委领导的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崇高理想,筑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确保马克思主义成为民办高校最鲜亮的底色。

        三、发挥三个作用,突出政治引领

       一是发挥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党委抓政治生态,打造和谐班子。2021年7月,学校班子重新调整,学校出现不稳态势,学校党委主动作为抓班子建设,谈思想、讲团结、稳大局、聚人心,保障平稳过渡,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政治生态基本形成,同时为班子成员搭建广阔平台,规划发展路径,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显著增强,党政合力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呈现。班子中2名非中共校领导1名于去年入党,1名于今年上半年入党。党委抓疫情防控,维护校园安全。面对本土多轮疫情,党委书记带头坚持住校靠前指挥,每日研判疫情,14个应急小组,实行扁平管理;对全校师生进行排查,甄别管控,及时转运;向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疫情砥砺初心,使命呼唤担当》倡议,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带头在校园关键卡点值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到位、校园安全稳定。党委抓干部建设,激发干事活力。积极探索干部选拔机制,由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处共同负责对中层干部进行胜任度测评和选任考核工作,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对拟提任人选进行政治把关,严格选任程序,使党管干部在民办高校得到落实。三年来,学校共启动干部选任20余次,选任干部30余人,对15位教学单位党政一把手进行胜任度测评,2名干部被免职,3名被诫勉谈话。同时开展6期干部培训班,提升工作水平。党委抓人才建设,保障学校发展。完善党委教师工作部职能,健全党组织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进步。不断提高人才待遇,优化工作环境,吸引优秀人才,仅2021年就引进俄罗斯外籍院士张福利、发展中国家院士赵姝颖、科技部万人计划专家方建儒等23名高层次人才。同时实施以才引才、以才聚才机制,以高质量人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2021年同时获评“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二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设置方式,努力做到支部建设全覆盖,作用发挥无盲区。教师支部书记100%为“双带头人”,学生支部书记由具有多年党务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担任。党员之家全面提档升级。各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制度,围绕立足岗位讲奉献、党员志愿服务、“下基层,送温暖”等方面开展活动,促进支部提质增效。我校4个党支部分别被评为首批国家样板支部、省“百优”党支部、民办高校党建样板支部、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1名党支部书记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在全省首届民办党组织书记论坛上做主旨发言。

       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学校启动实施了“578”达标行动,进一步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各基层党支部设立网格化服务,落实推广“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党员挂牌亮身份等制度,引导师生党员在做表率、当先锋,助力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疫情期间,党员红马甲在主要关卡设置党员先锋岗和教师突击队,协助进行扫码、测温、宣传引导等工作,累计服务3千余小时,服务师生2.5万余人次。学生党员通过“星火工作室”“公寓党员工作站”“互助小组”等载体,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广大教师党员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让党旗在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管理、疫情防控等一线高高飘扬。近3年我校教职工获得省、校级荣誉称号中,党员占91.2%。

       四、推动双向融合,服务事业发展

       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是学校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

       一是党建与业务同频互促。学校领导班子将校内联系单位同时作为党建联系点,一体联系、同步指导,实现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组织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党组织覆盖到哪里,业务工作就拓展到哪里。党委班子带头助力省一流专业申报、科研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和重点项目争取,工信部示范实践基地和省就业创业服务站落地,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通过选建“双带头人”工作室、举办首届党组织书记论坛、遴选基层党建创新案例等形式,固化党建和业务融合的特色做法,打造特色融合品牌。

       二是探索建立融合发展机制。学校党委在完善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机制上持续发力,逐步推行项目化推动、经常性调度、定期交流研讨等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推进方式。先优评选表彰在突出政治标准的同时着重看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情况,典型选树培育和遴选推荐重点看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示范性和典型性。把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必述、必评内容。

       党建业务双融合,事业发展结硕果。21年我校17个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数量位居龙江高校第4位;在第七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民办本科高校唯一金奖;学校获评第二十届省级文明校园;学校举办的“绿色护航平安回家行”“校长请你吃火锅”等活动,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给予报道,微博等浏览总量600w+,冲进微博同城热搜第一,成了大学生眼中“别人家的学校”。在校友会发布的2022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Ⅱ类)中,我校位列第9名。学校办学成效和创新举措被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30余家主流权威媒体关注,刊发报道400余篇。 

       下一步,学校党委将继续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化“1332”党建模式,发挥党建的“红色引擎”作用,努力实现党的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为龙江振兴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郭宝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