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理学院:创新构建“3+4”全域思政育人体系

时间:2022年04月19日 来源:党建网 浏览:5565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更是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成都文理学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狠抓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走出了一条以“故事课堂”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推动全域思政建设的特色道路。

   一、围绕“三个层面”打造思政课“故事课堂”

  (一)用“故事”串联课程内容,把课堂变成“故事会”,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说服力

  设计100多个思政“小故事”,以专题教学模式进行讲授。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石油铁人王进喜”和“掏粪工时传祥”的故事讲敬业奉献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青年马克思”的故事讲马克思奋斗精神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的故事讲建党历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毛泽东出乡关,当师范生”的故事讲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渊源;《形势与政策》课以“钟南山耄耋之年毅然逆行抗疫”“张定宇身患绝症依然冲在抗疫第一线”等感人故事讲疫情防控斗争和伟大抗疫精神。

  用故事串联课堂内容,不仅摒弃了枯燥的理论说教和直白的概念灌输,最重要的是运用鲜活感人的“小故事”,去讲授朴实深刻的“大道理”。在“接地气”“冒热气”的话语中,加强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这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深受学生喜爱,也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和说服力。

  (二)通过教师讲授“故事”,学生演绎“故事”的方式,把课堂变成“联欢会”,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

  学生通过朗诵、歌舞、情景剧和制作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他们眼中的“故事”演绎呈现。比如,在“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抗疫精神”的主题活动中,同学们抓住疫情防控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收集整理出若干个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小故事”进行讲述。这种方式不仅符合当前“00后”大学生的“口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昂扬斗志。“教”“学”联动提升了到课率、增加了抬头率和点头率,这样的思政课不仅“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

  (三)通过“故事集”的形式,及时总结教学成果,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近年来,学院开展了以党史故事、新中国史故事、抗疫故事等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挖掘、发挥思政课思想引领、政治引领、价值引领、道德教育的功能作用。每年的主题征文活动会收到学生投送来的千余篇论文、散文和诗歌,通过筛选、修改、整理,汇总在学子文集《论理》刊物中。精选100多个思政“小故事”,汇编成《故事集》,供思政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以及学生在课后阅读。通过书写、汇集故事的形式,及时反馈教学成果,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二、实现思政课与四方面“紧密结合” 打造全域思政育人体系

  (一)思政课与学校党委七级党内递进式教育培训体系紧密结合

  学校党委着力加强党内教育培训工作,构建起由入党启蒙教育、党章学习小组活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党员骨干培训、毕业年级党员教育构成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开放有序、务实高效的党内七级教育培训工作体系。思政课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推进党的建设工作:一是通过思政课课堂教学,使大学生系统掌握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党的历史,增强青年学生对党的认识、认同和向往。二是通过选拔骨干教师兼任党校教师培训工作,参与党员培训发展工作,促进学生党员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统一。三是通过思政教师参与编写党校系列配套教材,推进高校党建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实现理论培育和实践引导根本统一。

  (二)思政课与时政热点紧密结合

  思政课要与党政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遴选骨干教师组成面向校内、校外党政领导、广大师生的宣讲团,开展了数十场关于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活动。先后组织思政教师编写并出版了《形势与政策》系列教材,累计使用量超过5万余册。疫情防控期间,采用线上集中授课加线下自主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思政课与时政热点紧密结合,不断激励和鼓舞青年学生担负起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三)思政课与团学活动紧密结合

  思政课按照普遍引领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理论引导和切实践行相结合的原则,参与指导分团委和学生会的思政专题活动,利用社团平台弥补思政实践课短板。大学生社团由学生管理、运行,一方面弥补了社科部无学生的短板,另一方面也让思政课教师与学生有了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之际,指导拍摄“青春心向党·思政伴成长”主题微电影10余部。紧紧围绕思政课教学与青年学生思想转变,展现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思政课,呈现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

  (四)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进一步拓展第二课堂,实现“教”“学”联动,不断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实现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相统一。一是开展专题实践活动。思政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主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课件制作、短视频拍摄、情景剧编排等实践活动。二是寒暑假实践。寒暑假期间,指定思政专项题目进行调查研究,要求学生最终形成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领悟力。

  “3+4”全域思政育人体系立足小课堂、着眼大课堂,将思政课创新改革推向纵深,打造大思政格局。2021年6月,思政微电影《传承》在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作品征集和评选活动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在学院思政课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并完成结题;自2018年至今,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200余人,发展学生党员2716人。2019年6月,育人体系成果和经验经严格审核,入列“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

  (作者系成都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郭宝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