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走近苏霍姆林斯基

时间:2019年11月12日 来源: 镇西茶馆 浏览:8982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1.jpg


       今天上午,我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世纪明德论坛”上,面对4500名校长和局长,做了题为《走近苏霍姆林斯基》的演讲。非常感谢现场速记员,帮我记录了我的演讲。我将速记稿做了校对和修订,现在推出,请大家批评。(校对匆忙,也许还有不少错字,请指正。)

 

大家好!

      今天我带来一个话题:《走近苏霍姆林斯基》。这个话题一点不新潮,大家对苏霍姆林斯基都比较熟悉了,但是未必真正了解他。我想做个调查,在座的校长、局长们,哪些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举个手。(部分听众陆陆续续举起了手)真不错,好,请放下。

       苏霍姆林斯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个教育家;很多人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了解就停留于这个名字,或者说看见过学校墙上贴的他的一两句名言。我觉得我们应该深入的了解这位了不起的教育家。刚好我上个月去了他的学校——这是我第二次去了,2008年秋天也去过——有些感受。今天希望通过我的演讲,大家对苏霍姆林斯基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一个人?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不就是一个教育家吗?”嗯,不错,是教育家,但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么一个教育家。我先简单谈一谈他的生平。

       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9月28日生,和孔子同一天生日;1970年9月2日去世,年仅52岁。我用四个短语来评价他:“忠诚的共产党员,英勇的卫国战士,智慧的人民教师,卓越的教育大家。”


3.jpg


       首先,“忠诚的共产党员”,这个很重要。他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说:“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苏霍姆林斯基。”他家庭很贫苦的,是十月革命让他们翻了身。他的父亲曾经是当地农村学校教劳技课的教师,是一个能工巧匠;祖母和母亲文化不高,但会唱民歌,会讲民间故事,这都对苏霍姆林斯基有影响,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就受到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

       其次,“英勇的卫国战士”,我这里补充一点大家也许不知道的史实。苏霍姆林斯基17岁中师毕业,留在母校教书,没过几年德国进攻苏联,卫国战争爆发,23岁的苏霍姆林斯基毅然投笔从戎,以连政治指导员的身份奔赴反法西斯战场,作战非常英勇。半年后身负重伤,一个弹片击中上半身,一直压迫心脏,没有取出来,这是导致他最后去世的原因之一。1942年2月,冰天雪地,他身上压满了战友的尸体,人们认为他已经牺牲了,一个小护士发现他还有气息,扒开他身上的尸体,把他连拖带背地送进了最近的医院。所以我说这个小护士不简单,她不知道自己拯救了一位后来的世界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养伤期间,右臂需要截肢,他苦苦哀求医生说,不要给我截肢,赶走了德国法西斯,我还要当老师啊,还要教书的。后来右胳膊保住了,但永远短了六公分,像周恩来一样。在他前方作战的时候,他的新婚妻子薇拉,由于在后方参加了抵抗运动,被德国人抓住。薇拉当时已经怀着苏霍姆林斯基的孩子了,在监狱里边生下来。下面这个细节,我非常不忍心讲……德国鬼子把刚出生的孩子砸在石墙上,脑浆崩裂,当场毙命;苏霍姆林斯基的妻子薇拉宁死不屈,被剜去双眼绞死了。所以我说,苏霍姆林斯基是英勇的卫国战士,是忠诚的爱国者。


2.jpg


       后来他伤好以后,他的身体不允许他重返战场,他就留在当地教书。1944年战争快结束的时候,他回到了他的家乡,当了四年教育局一把手局长,再后来坚决要求去学校,便辞去局长,来到帕夫雷什中学做校长,那是1948年。他在这所农村学校一干就是22年,直到1970年9月2日,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至于“智慧的人民教师”和“卓越的教育大家”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但我还是想强调一下:为什么说苏霍姆林斯基是教育家?

       因为第一,他有实践。而他的“实践”是和孩子摸爬滚打,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他每天坚持亲自上课,一直坚持在一线研究学生。苏联的学校是十年制,后来改成十一年制,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他能够教一年级到十年级(后来是十一年级)所有学生的课,哦,不对,除了制图课。为了上好课,他把一年级到十一年级所有学科的教材通读自学了一遍,所有习题做了,而且还做了很补充的习题。这是他留下的工作笔记,一堆堆笔记,太多了。帕夫雷什中学有他的博物馆,包括他的卧室,他的办公室,他的厨房,我都去看过的。在这些笔记本里边记录了很多很多“难教儿童”的成长经历。让我非常感动。


5.jpg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成就显著。很多人说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培养出什么人才,不对,请看这组数据。帕夫雷什镇在1867-1917年这50年间,仅5个人受过中等教育,1个人受过高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1948年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当然,这中间了30年,我没有看到相关数据,不过可以想像,不太可能有太多的人才成长起来。但在苏霍姆林斯基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的1949年到1965年十多年期间,却有611人受过中等教育,242人受过高等教育,143人当时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只有6000人的帕夫雷什镇,苏霍姆林斯基就培养出了工程师84人,医生41人,农艺师38人,教师49人,其他专家30人,这是他了不起的贡献——要知道,帕夫雷什中学是一个乡村学校啊!直到今天,帕夫雷什中学也是纯粹的乡村学校。

       第二,他有思想。有《苏霍姆林斯基文集》(五卷本),有43本专著,600多篇论文,1200篇小说、故事、童话。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教育的百科全书”。刚才在座不少局长和校长都举手,表示读过他的书。对比一下,我们读其他一些教育理论家的书,那些教育家的阐述很冷静,很客观,很准确,很科学,但就缺乏感情,而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不是这样。请大家看看PT上黄色的字体——

       他的教育科研,不是冷静的研究,而是充满感情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实践。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和学生心心相印。他长期坚持写教育日记。他的文字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儿,可读性强,而且富有文学的魅力。

       他身为校长,始终兼任语文教学,几十年不断地研究这门课的教学问题,又如,他曾试办六岁儿童的预备班,接着又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在十年内跟踪观察和研究了解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期的各种表现。他先后曾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


6.jpg


       注意,他跟踪观察过的后进生有3700多个,其中178名学生连续跟踪了25年!请问,世界上还有没有第二个这样的教育家?至少在我的视野内,没有!所以他的理论不是空想空谈出来的,一切都源于他亲力亲为的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会早逝?现在看来,他去世时还很年轻,52岁啊!去年是他的百年诞辰,世界各地刚刚举行了他的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他早逝的原因有三:第一,少年时遭遇乌克兰大饥荒,刚好苏霍姆林斯基幼年和童年,他的身体发育受到影响,体弱。第二,年轻时身负重伤,一块弹片一直压迫着心脏没有取出。第三,因为他独立思考的理论建树,主张教育的人性,并公开批评马卡连科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而被苏联理论界围剿,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这点,在目前所有公开出版的他的著作当中都看不到。他的女儿卡娅给我讲过一些,另外我还看到了一些史料,所以我多说几句。

       1998年11月,我在北京第一次见卡娅。我问她:“你认为你父亲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她不加思索的说:“正是我父亲,第一个把‘人性’二字引入了苏维埃教育!”

       我认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社会主义教育最杰出的贡献!在座的局长校长们相对比较年轻,可能不知道,在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国,是不能谈“人性”的,当年批判刘少奇的“黑七论”,第一条便是“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那个年代要讲“阶级性”,要讲“斗争”,而教育谈人性,要挨批判的。“文革”当中,南京的斯霞老师因为讲教育的母爱被批判;当今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也给我讲过,她17岁当小学老师,那是在“文革”中,就因为教育讲人性,讲爱,她也被指责,被批判。而在当时在苏联也一样,不讲人性,只讲阶级性。我们现在觉得是多么不可思议啊!因为现在教育讲人性,讲“以人为本”,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是再正常再自然不过的,教育要讲人性,这是常识嘛!然而无论是当年的苏联,还是中国,讲“人性”都是大逆不道,离经叛道的。我特别感动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独立思考,独立人格,坚持真理,捍卫真理,决不妥协。读他的书,我不仅读到了他的爱心,他的智慧,还读到知识分子的气节与风骨!

       今天看苏霍姆林斯基很多观点,都极为超前的,比如关于人性的教育,关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关于研究性学习等等。对了,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当中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这个概念,我就是在80年代第一次读他的著作时,读到这个概念的。苏霍姆林斯基忠于真理,他的观点从来旗帜鲜明,从不唯书唯上,更不见风使舵。

        我举了两个例子——

       例如,他在实际工作深感研究儿童是搞好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功,因此曾公开指出,苏共中央1932年对儿童学的批判有过头的地方,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并不是他有多么高深的理论素养,而是常识告诉他,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居然不研究儿童,还要批判儿童学,这不很荒唐吗?    又如,在1955年以前,苏联学校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因素,他又眼见越来越多的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的事实,因此坚持进行劳动教育,他所在的学校,从1947年起就给毕业生授予职业证书。可是赫鲁晓夫在1958年大搞生产教学,劳动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他又第一个出来反对这种过头的做法。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质疑的,包括他特别尊敬的马卡连科。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也是乌克兰人,他们俩是校友,当然中间差了几十岁。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崇敬他,多次在著作中称他为“我的导师”。但他并不因此迷信马卡连科,而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马卡连科的某些教育思想和观点提出了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并不是目的,“如果把集体作为目的,那么教育一开始就是残缺的教育,教育者就只会关注集体,关注其组织结构及内部的领导和服从的关系,即关注积极分子的培养,关注怎么善于领导,怎么教会服从”。此时,教育者就可能把每个活生生的学生及其精神需求置于视野之外,就往往会忘记真正的教育真谛:“教育的目的是人,是全面发展的个性。”

       简单地说,马卡连科把集体当做目的,认为个人应该无条件服从集体,但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对,服从集体不应该无条件,集体是个人发展的条件;集体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人是最高价值。

       因此,当时苏联就有人称赞他有一种实事求是,敢于“逆潮流而进”的精神。他就是这样始终脚踏实地,立足于实践,真正面对学生的心灵、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唯上唯书是从。他特立独行,只忠于自己的心灵,忠于自己的生活,忠于自己每天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除此之外,他不迷信更不臣服于任何“权威”。他做的是“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因此遭到批判。其实,他也曾获得过荣誉的,如果按照别人期待那样“顺从”,按领导的旨意说话和写文章,他一样还是会很“风光”并一直“风光”下去的。但苏霍姆林斯基坚持自己发出心灵的声音,宁可失去世俗的种种“名利”,也不放弃真理。

       他女儿告诉我说,60年代上面曾经调他去莫斯科工作,他坚决不去,他说就想在我的学校。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很多老师读了,非常感动。我昨天在河南,一位局长还跟我说,我们号召全县老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说太好了,但你知道这本书怎么出版的吗?这是苏霍姆林斯基1968年出版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就上个月,我在乌克兰见到卡娅,我还向她求证,这本书是不是苏霍姆林斯基出版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她说是的,这本书出版两年后,苏霍姆林斯基就去世了。然而这本讲人性,讲个性,讲自然教育的书,当时苏联却不准出版。那这本书又是怎么出版的呢?通过东德出版的。为什么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东德能够出版呢?因为东德教育部部长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大学同学,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这个大学同学的老公是东德共产党总书记昂纳克!靠这种特殊渠道,《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才得以出版。可因为这样,苏霍姆林斯基差点被开除党籍。后来他逝世以后,人们逐渐知道他教育思想的价值,这本书最终成为世界教育名著。

       他去世后,葬礼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隆重荣耀。别说教育部部长了,就连乌克兰教育科学学院长都没参加追悼会,最后是派了教育科学院一位学术秘书参加追悼会,而且院长专门给这位学术秘书打电话,说你去参加追悼会估计会发言,你一定不能说他是教育家,只能说是卓越的教师,优秀的父亲。总之不给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家的称号。

       然而苏霍姆林斯基属于全人类。历史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不朽,他那充满人性的教育理论成了全人类的教育遗产。去年,就是2018年,不同的国家都举行了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我去的是圣得堡,出席俄罗斯纪念苏霍姆林斯基百年诞辰活动,并发表演说。我第一次参加苏霍姆林斯基诞辰纪念活动,是1998年参加纪念他80诞辰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者就有今天的主持人沙培宁老师,记得当时苏霍姆林斯基会长是希腊人。世界各界都在纪念这位教育家。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苏霍姆林斯基为世界教育文化名人。

 

 

       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拥有最广泛的一线教师读者。这是为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我觉得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中国的主流教育思想,同属共产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第二,但他的思想又不是僵化的,里边有欧洲的人道主义传统,有人文主义因素,有个性教育的论述,很打动人,而“人性”“个性”,正是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缺乏的。第三,他的表述特别特别的亲切,平易近人,还有生动的故事,夹叙夹议,又不乏诗一般的抒情。第四,他的很多观点,我们从中可以读出今天的中国教育。这可能才是最主要的原因。翻开他的著作,许多话简直就像在说今天中国的教育现实。


       这里,我想着重给大家介绍苏霍姆林斯基的几个观点。当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太丰富,今天不可能全部讲到。我就讲几个。

       第一,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请读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7.jpg


       这段话既深刻,又朴素,同时还很感人。尤其是最后一句,“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我经常说,什么叫“学生立场”?什么叫“儿童视角”?这就是。当老师容易吗?不容易——得人格高尚,学识渊博,素养全面……多难;但是又很容易,为什么?常常想两个问题:第一,假如我是孩子;第二,假如是我的孩子。经常想想这两点,没有当不好老师的。


       大家看PPT上的照片。照片上这本书这是1998年在北师大参加苏霍姆林斯基八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时候,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位编辑老师送给我的。书名叫《育人三部曲》,包括了苏霍姆林斯基三本著作,第一本叫做《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写小学教育。就是这部书的出版,他差点被开除党籍。第二本书叫《公民的诞生》,谈中学教育。第三本书叫《给儿子的信》,说的是青年教育。这三本书合编在一起叫《育人三部曲》。

14.jpg


       大家看我年轻时在书中这一页的勾画。读到这句话,特别感人。他说:“我总想跟孩子们待在一块,跟他们同欢乐共患难,亲密无间,这种亲昵感乃是教育者创造性劳动中的一大幸福。我曾时时试图参与某个儿童集体的生活,同孩子们一起劳动或者去家乡去各地远足,参观旅游,帮助他们享受到一些不可多得的欢乐,而缺少这种欢乐,就难以想象有完满的教育。”

       请问,我们作为中国的教育者,现在有没有这样的“亲昵感”?孩子们有没有这样“不可多得的欢乐”?我们的校园有没有这样“完满的教育”?所以我说,我们可以从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读到中国。

       在座各位都是局长和校长,请想一想,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我想大家也许想到“理念”、“观念”、“模式”、“课程开发”、“世界胸襟”、“国际眼光”……但苏霍姆林斯基怎么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注意,他想到的是“依恋之情”,说这是“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有一位波兰学者参观了帕夫雷什中学后,这样写道,我在这个学校发现一个秘密,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苏霍姆林斯基出现在校园的任何一个地方,总会有一群孩子围上前去,而这个时候,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脸上就会呈现出只有孩子才有的那么纯真的笑脸。这就是校长的本色。

这是我读过的《帕夫雷什中学》,不只读过多少遍了。有一年卡娅看到这本书说,这是我看见过的我父亲的著作被读得最旧最破的一本。书中这一段话,无论时间多紧,我都要在这里给大家读一读——


“少年们夏天想进行‘水上旅行’,想乘船经过水库驶入大河,然后登上某个‘无人烟’的小岛子……可是我们没有船,于是我从新学年一开始就攒钱,到了春天,我就从渔民那里买来了两条船,家长们又买了一条船,于是我们的小船队便出发了。”

       大家看,孩子们的心思,校长知道了,他记在心里了,他开始攒钱,用一年时间,自己攒钱给孩子买了两条船,还差一条船怎么办,家长买了一条船,“于是我们的小船队便出航了”,想象一个画面,一个校长带着孩子去探险。多美,多浪漫!

       关键下面这段话尤其打动我——

   “可能有人会想,作者想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关心孩子,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太感动了!太感动了!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力量。什么力量?80年代我刚工作的那些年,我搞了很多活动,带学生去爬山探险,去河边宿营,却被指责,被批评,还受过处分。我在郁闷的时候,我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我一下子充满了底气。我想,校长不支持我不要紧,苏霍姆林斯基支持我!

       读到这儿,我和作者互相照亮。苏霍姆林斯基把我心灵照亮了——小伙子,你是对的,没有错,坚持!我把苏霍姆林斯基也给照亮了——我给他这段文字提供了一段鲜活的中国版的教育案例,我用我的经历给这段话增加了真理性。这就是“互相照亮”。而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读者和作者“互相照亮”。

8.jpg


       这次去帕夫雷什中学,我很想找这条河。后来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在大巴上通过玻璃窗看到这条河,太感动了。你们看,就是这条河。我相信,你们看到这条宽阔而美丽的河,也一定会像我一样心潮起伏。

       所以,只有当师生彼此相融,彼此听到自己的心跳,能感受对方的脉搏时,教育才真正发生。



 

       第二,“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就是谈阅读,我不多说了。苏霍姆林斯基希望我们老师把阅读当做第一精神需要,但现在可怕的就是,教人读书的人往往自己并不读书。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孩子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不是补课,而是增加相关的阅读。比如孩子物理差,怎么办?大量阅读有关物理的科普书籍,增加他的知识背景。

       第三,“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这个观点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

我认为,你如果要跟老师们讲苏霍姆林斯基的精髓,就先讲这句话。这句话也可以说是打开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宝库的一把钥匙。

       在苏霍姆林斯基所生活的五六十年代,苏联流行的说法是,当今是“科技时代”、“数学时代”、“电子世纪”、“核子世纪”;而苏霍姆林斯基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不对,当今首先是“人的时代”、“人的世纪”!他进而预言,21世纪将是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多么有远见。像我们现在一样,大家都在大声疾呼,进入“互联网时代”了,“人工智能时代”了,“互联网+”时代了……不对,当今时代的本质还是“人的时代”。

       苏霍姆林斯基紧接着“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这句话,还有一段说明。这段话是我自己读到的,特别感动:“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发展、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9.jpg



       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包含着他的一个重要判断:“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是,让每一个从他身边走出去的人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在这里,“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的“幸福”不是一时的,是一生的。

      举个例子。我在《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里边读到一段毕业致辞。他们学校的毕业致辞不是校长致,是由学生选出的学校最受尊敬的老师作毕业致辞,那年是1964年,作毕业致辞的是一位快退休的女化学老师。这位老师充满深情的给即将毕业的学生致辞——

       我亲爱的孩子们!今天,你们要和母校告别了,而我们教师今天也更上一层楼。我们每个教师一生中能登上的这种楼层并不那么多,也许能上三十至五十层。对我来讲,今晚就意味着登到第三十二层楼了。

       你们虽然将离校走向生活,但永远都会留在我们心中。你们要知道,我们终生都会因为听到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句好评而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要知道,也会因为听到关于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不愉快的消息而使我们伤心。

       要记住,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度过一生,要在世上留下自己的贡献:留下稳立于花岗岩基石上的、高墙耸立的楼房,留下郁郁葱葱的茂密林木和硕果累累的苹果园。

       你们也将生儿育女,将在他们身上重现你们自己。要把人类创造的纯洁道德、美和智慧都传给你们的子女。

       小伙子们,要把姑娘当作未来的母亲尊重,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要永远记住,爱――就是给你所爱的人以幸福。姑娘们,要高度珍惜女性的自豪。

       当你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上学时,我们教师中许多人还将在学校工作。要知道我们将在你们的孩子身上看到你们优良品格的反映。但愿这种反映将是纯洁无暇的。

       这就是散发着人性芬芳的教育!一句大道理都没有,一句口号都没有,就是充满人情味的叮咛,如同父母牵挂着自己即将远行的儿女。

 

 

       第四,“人的充分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未来。

       接下来我讲的这个故事,老师们一定会有共鸣的。这是我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读到的。米哈依尔是成绩很差,尤其作文很糟糕的学生。他的老师彼得洛夫娜非常头疼,提起他就很头疼,同事安慰她:“不要为这个孩子生气!不值得。”可彼得罗夫娜怎么可能不生气呢?米哈依尔不光是成绩不好,还调皮捣蛋,经常把彼得洛夫娜气得发抖。到八年级的时候,母亲来到学校,请求学校让孩子回家,不读书了。这时候所有同事都向彼得洛夫娜表示祝贺:“你终于解放了,不再受米哈依尔的折磨了!”几年以后,彼得洛夫娜电视机坏了,她给电视维修部打电话,请求派一位修理工来修理,她还特别嘱咐一定要派一位技术一流的师傅。对方说,请放心,我们这里正好有一名手艺高超的师傅。后来,电视维修工来了,正是米哈依尔!可以想象,在米哈依尔修理电视机的两个小时里,彼得罗夫娜是多么地感慨而又不好意思,她心里非常难受。临别时,羞愧得脸上发烧的彼得罗夫娜特意多给了米哈尔伊三卢布表示歉意。可米哈依尔说:“老师,别这样!其实我很喜欢听您的课,就是不会写作文。但我虽然不会写作文,可是我会修电视。您教会了我正确地生活。您的课会一辈子留在我心里的。”    

      米哈依尔走了之后,彼得洛夫娜哭了。她这样反思道:“在我们认为得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不,这不仅仅是蕴藏着一个巧匠的天才,而是蕴藏着我们没有看到的大写的‘人’。是的,亲爱的同事们,我们没有在学生身上看到大写的‘人’,——我们的主要过失就在这里……”这不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吗?

       接下来我想讲讲我曾教过的一个班的几个学生。20多年前,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我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当两个班的语文教师。这两个班,一个集中了全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另一个则是全年级“问题学生”最多的班,其中有的学生差得没人要。这两个班都由我来教。进校第一天我给孩子们照了一张“全家福”。大家看PPT,你们认出哪些是“优生”?哪些是“差生”吗?当然看不出来。好,我讲讲“问题学生”最多的班几个孩子后来的发展。

       大家看照片上这个孩子,第四排左起第一个。这个孩子叫“张凌“”,当时真让我操心啊!特别调皮,每天几乎都给我惹事,成绩一塌糊涂……一年后,妈妈领着他来跟我告辞:“这孩子实在读不下去了,不想读了,他想踢足球,让他去踢吧!”走的时候他妈妈对孩子说:“给李老师说声谢谢,一年来李老师为你操了多少心啊!”张凌不说话,低着头。后来我发现他在流泪,泪水大滴大滴滴在脚背上。他母亲跟我说:“张凌真的舍不得你。”这个孩子就这样离开了我,走了。后来他被父母送去大连足球学校去,毕业以后,成为中国青年足球队的一个专业球员;后来作为外援到日本去踢球,后来回国了;现在张凌是四川省足球队的教练!中国足球让人耻辱,但我的张凌让我自豪!不对,张凌让我自卑,因为我踢球远不如他;但同时让我自豪。这是事实。如果我们只拿分数衡量他,他一钱不值;但换个角度,他球踢得好,有天赋,所以现在成了四川省足球队的教练。

 

 

       再看照片,第二位学生,叫柴粒。他和张凌一样成绩很差,一样调皮,不一样的是他个子比张凌高,比他壮,打架出手比他狠。这么一个孩子也曾经我操碎了心。我是送完一届高三下来教他们的。上一个年级毕业前,我给学生编了一本班级史册,叫《恰同学少年》,接了新一届初一孩子,我给每个学生都送了一本。可是很快一个女生就说她的《恰同学少年》被人偷了。我当时很着急,但又不好清查。于是我通过语文课讲《皇帝的新装》,大谈童心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讨论什么叫纯洁,什么叫诚实。我记得那堂课,学生们讨论得很热烈,都很感动。虽然没有人承认谁干的,但我相信孩子们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和教育。第二天,那本书居然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我不知道是谁干的,但我很高兴,写了一篇短文《安徒生帮我破案》发表在1996年元旦那天的《中国青年报》上。十几年后的一天,已经是军人的柴粒来学校看我,他已经是一名营职干部了。他说李老师,我向你认错,当年那本书是我偷的。我问他为什么要偷,他说,他想给他的小学同学要一本。你们看,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动机没那么邪恶,就想给朋友要一本。他对我说:“有两个地方对我的帮助很大,第一个就是读初中,你告诉我明辨是非,教会我懂得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第二就是我读军校,我懂得了军人的职责。”他后来是在读西安军校。他曾经在西安的公交车上见义勇为。公交车上有一个妇女钱包被偷了,惊叫起来,歹徒就拿出刀来。柴粒挺身而出,制服了那家伙。我问柴粒:“你当时怕不怕?”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军人嘛!”大家看,如果当初用成绩去衡量他,他一钱不值,但他现在让我崇拜。这是上周在北京,他穿着便装来见我。吃饭时,跟我大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他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大家再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怎么说的——

     “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这段话的意思是,教育就是让人自豪,而不是让人自卑。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独一无二的闪光点,为自己自豪,我就是了不起!而我们现在教育是自卑教育,让每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父母也是,经常数落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总是不如隔壁张叔叔家的姐姐,不如隔壁王阿姨家的哥哥,别人都考上清华大学了,你却不好好学习,等等。我们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我再讲一个学生,也是这个班的。她叫“宋怡然”。这个女孩比较腼腆,胆小,但很乖,很温顺,很善良,也很刻苦。我经常鼓励她。这是我和她的合影,她当时喜欢足球,所以这是她抱着足球和我拍的一张照片。当时谁都想不到这位温顺内向的女孩后来的发展。她现在在美国,是一名摇滚歌手,自己作词,自己谱曲。上个月29日那天,她回国了,我俩还有这个班的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吃了个午饭。真的是谁都没想到啊!她时不时在网上发一些她的歌给我听,还给我介绍叫“摇滚”,什么叫“软摇”,什么叫“硬摇”……这些我以前完全不懂,在她面前显得很无知。那天聚会的时候,她送我们她演唱专辑的碟子。这是她在送我的碟子上给我签的名。我说我是你的粉丝啊,我很崇拜你的啊!你们看,还是那句话,如果用成绩衡量她,她一钱不值,然而她现在如此闪耀,让很多人自卑,至少让我自卑,因为我不懂她擅长的音乐啊!


       但是我要说,让我自卑的学生越多,我的教育就越成功!陶行知说过:“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现在,张凌、柴粒、宋怡然,都让我崇拜。

      人的发展就这么神奇,可我们的教育扼杀了多少天才?我们再读读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我们真的可以读到了今天的中国教育,因为这段话写的就是我们中国的今天的教育啊——

     “……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说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


       而我们现在正是“让上课和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孩子们除了考试就没有别的。但居然还有认为这样的教育辩护,说什么“考试能力也是素质”,真是不可思议!

       再看这个班的另一个小女孩,她叫“王燕青”,当时她是这个班的班长,因为她相对比较懂事,相对稳重,乐于服务。后来她在做什么呢?《中国机长》电影大家看过吧?嗯,在座好多人都看过。我上个月看完《中国机长》,第一个电话便是打给王燕青的,我说:“燕青,我好崇拜你啊!”她当了六年乘务员,八年乘务长——就是电影《中国机长》中袁泉所扮演的那个角色,但是生活中的她,我认为比电影中袁泉所饰的乘务长更让人钦佩。有一次飞机出现紧急气流,作为乘务长要稳定乘客情绪,要大家不要惊慌,王燕青便没有系安全带。结果飞机突然像失去控制一样下降,她完全没有准备,一下子就贴在了机舱顶部,两三秒钟后又重重的跌下来,五个脚趾的指头粉碎性骨折,脚背也骨折。后来飞机着陆以后,她是被大家抬出来的。


       你们仔细看照片,我的王燕青是最漂亮的,是不是?再看这张照片上,王燕青和另外的空姐合影,可她的眼睛最大最漂亮。这是事实、我说过一句话,李镇西的学生中,男生都是最英俊的,女生都是最漂亮的!每个老师都应该这样,为自己的学生自豪。

       今年九月底,这个班的部分学生请我吃饭。你们看照片上,阳光,帅气,漂亮,个个都有出息!这个班有教师,有空姐,有公务员,有科研工作者,有钢琴师,有企业家……真的是个个都那么有出息。但首先他们都是堂堂正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教育者——

     “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他的意思是,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他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真正的人,而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培养“人”。

 

十一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直击当下中国教育痼疾——

       他主张以教师的热情点燃孩子的求知火花,杜绝死记硬背,焕发孩子们的智力自尊;主张“没有惩罚的教育”,全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唉,说到“没有惩罚的教育”我不知道说什么好,现在不少老师理直气壮主张“体罚”,这几乎成了至少网上的“主流民意”了。在网上,我只要说反对“体罚”,便立刻“与人民为敌”,不少人就“围攻”我,说“李老师变了”,“李镇西站着说话不腰疼”……前两天长沙一个9岁男孩被精神病人杀死,大家都谴责围观者的冷漠,但今天早晨,我在朋友圈读到我一个朋友的评论,他说,我们谴责那些围观的冷漠,可我们想过没有?当你的学校有老师体罚学生的时候,我们老师都站在一边一样冷漠地旁观,没有人同情过这个犯了错误而被体罚的孩子。


       我继续读苏霍姆林斯基吧!你们看他的这段话:“决不允许热衷于那些‘高效快速’的教学法,因为那些教学法是把儿童的头脑当作能够无限储存信息的电子机器来使用。儿童是有生命的东西,他的大脑是最精密、最柔嫩的器官,我们应该小心翼翼地对待和爱护它。”我们现在不正是有一些老师,把学生的大脑当做知识的储存器而拼命灌输吗?

       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叫《苏霍姆林斯基来中国》,我想像他来中国,看到现在中国的一些教育现象他会怎样想?比如选自他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的这几段话——


       校长要为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创造环境和条件,使他不要白白地耗费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去做那些琐碎无用和妨碍他的创造性努力的事。

       这里的问题首先在于如何保证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它对于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像空气对于人的健康一样必不可少。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

       我校全体教师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定:教师不写任何总结和工作汇报。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他无需你定其他任何计划。

       我恳请在座的校长、局长们想想,平时是不是有太多的时候让老师们“白白地耗费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去做那些琐碎无用和妨碍他的创造性努力的事”?在座的校长、局长们,一定要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变成行动:“教师没有自由支配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不要让老师写各种假话连篇的应付性文章,要给老师读书的时间,反思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

       

       接下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我常常为他彻底的实事求是精神而感到由衷的敬佩。他对一切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教育深恶痛绝,他说:“在学校里,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词句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那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就是今天的中国校园啊!我读到三个字:“真教育”,这和陶行知完全相通。他所批评的,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正是“把那些崇高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不值钱的破铜币”!

       我想,没有人会怀疑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的忠诚的爱国者。但恰恰是他,这样尖锐地抨击某些形式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

     “儿童、少年、青年口头上会说他怎样热爱祖国,甘愿为祖国而牺牲,但是这些话本身并不能作为学生所受的爱国主义教育程度的真正标准;教育的明智在于: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毫无热情地、不加思索地说出这些话来。因此,我们坚决禁止组织这样的竞赛:看谁关于热爱祖国的演讲或作文讲得最漂亮。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取代了教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我们不正是这样做的吗?各种充满大话套话的板报比赛、征文比赛、班会比赛,还要初赛、复赛、半决赛、总决赛……耗费那么多精力,教学生言不由衷地说大话,或他自己都不懂的话。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在今天某些学校,经常都在庄严地发生着!

       为什么读苏霍姆林斯基读的那么亲切?原因就在这里,我读到了中国教育。其实更多的时候我是读得心惊肉跳,因为他就在写我们。

    

    十二


        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这都是我书架上的书。《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要相信孩子》《育人三部曲》(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爱情的教育》《公民的诞生》(又译为《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父母教育学》《给儿子的信》《做人的故事》……

       今年10月上旬,我第二次去乌克兰,再次见到卡娅。这是她送我礼物——几张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和乌克兰发行的苏霍姆林斯基百年诞辰的纪念币。


10.jpg



        这是今年10月2日那天,我们一行人在帕夫雷什中学大门前的照片。


11.jpg


       大家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吧!这么朴素,这么宁静。没有一个标语,没有一个口号。我以为校门上至少应该写上“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乌克兰人”“以人为本”“为了一切孩子”“让孩子站在正中央”之类的口号,结果没有,我很失望。一点没有“文化打造”的痕迹。

       然而这些口号的含义都融入了他们的校园生活,整个校园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这是一个过道,是苏霍姆林斯基每天迎接孩子的地方。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种的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耸入云天。

       我刚才说了,这个校园没有“文化打造”,却有浓浓生活的气息、自然的气息和儿童的气息。大家看,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当年和孩子们一起建的一个温室苗圃,现在还在用,一点都没变。这是他们的果园,也是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一起建成的。这个校园是一座果园,是一片森林。我们在会议室里和校长座谈,校长说,你们吃的葡萄、苹果、核桃就是当年苏霍姆林斯基果园里边采摘的。吃着半个世纪前苏霍姆林斯基所建果园的果实,那种感觉太好了。

12.jpg


       那天正好是孩子们在过“面包节”,所以孩子们都穿戴得格外漂亮。苏霍姆林斯基为学校的孩子创立了很多节日,除了“面包节”,还有“云雀节”“诗歌节”“母亲节”“女孩节”“苹果节”“庄稼节”……那天一群孩子非常可爱,天真烂漫地给我们演出。中间是一个小姑娘扮演秋姑娘,载歌载舞,孩子们在表现丰收的景象。

13.jpg


       在校园里边还有这样的童话场景。我刚才说没有“打造”其实也不准确,也有打造的。这就是校园里的苏霍姆林斯基童话景观。苏霍姆林斯基生前给孩子们写了很多童话,有些童话编入了教材。孩子们上课读老校长写的童话,下了课便到这里的“童话情景”来体验。我在校园种了两棵玫瑰。


       你们再看,在他们学校一切是原生态的,土是土泥是泥的,你们看这里的几个大树以及大树下的泥土,泥土的地面还长着青草和苔藓。可如果在中国的学校,这种地方会全给浇成水泥地,然后用铁栅栏围把大树给围起来。

 

十三

 

       想说的太多,太多!

       我们团里边都是我很敬佩的专家,比如杨东平先生,比如程红兵先生,我们都在感慨。回来以后,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对校园及环境的描绘,现在几乎可以一字不改地作为今天帕夫雷什中校园的解说词。这美丽的校园一点儿都没变。要知道,苏霍姆林斯基用22年的时间把这个学校创办成了世界级的实验学校,被公认为“世界基础教育四大名校”——一个美国的道尔顿,还有英国的伊顿和夏山,再加上“帕夫雷什中学”,四大名校。可帕夫雷什中学的模样居然几十年如一日。


       想一想,如果帕夫雷什中学放在中国,它会怎么样呢?或者说,我们会怎样毁掉这个学校呢?他的校门外将挂无数牌子:“国家级示范学校”“全国园林学校”“市民信得过的优质学校”“北京师范大学什么什么课题基地学校”“乌克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劳动教育示范基地”“百千万人才培养基地”等等;还会有很多领导题词和领导关怀的照片,琳琅满目的;校园里会有很多醒目的口号:“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之类,也是很多很多——现在中国不少校园里很多话都不是写给孩子看的,他也看不懂,而是给领导看的,拼命地编些新词新句,所以现在许多校长和局长都在举行“造句大赛”,看谁的句子说的很新颖独特,于是“特色”便出来了……哦,还有一点重要,那就是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所以一定要成立“帕夫雷什中学教育集团”,再在全国建立“帕夫雷什中学基辅分校”“帕夫雷什中学基洛夫州分校”……如果这样,帕夫雷什中学就被毁了。

15.jpg


       我发自内心地呼唤中国的帕夫雷什中学,不是要把中国的学校办成乌克兰的学校,我呼唤中国的帕夫雷什中学,就是呼唤校园的学生立场和儿童视角!  

       我呼唤朴素、宁静的中国教育,就是呼唤教育回到常识,回到起点,回到教育本来的样子——用时髦的话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什么“初心”?孩子的幸福!什么“使命”?孩子的成长!

       我呼唤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是呼唤中国的每一个教师、每一个校长、每一个局长,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当教师、当校长、当局长!

       谢谢大家!


            2019年11月10日上午

               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责任编辑:杜小娟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