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学前教育 “人难进、人难留”难题

时间:2019年03月07日 来源:中国教师报 浏览:2600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关系着儿童的健康成长。但是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学前适龄幼儿数量逐年增多,学前教育供需矛盾突出。今年两会期间,学前教育的话题再次吸引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

     “幼师收入水平长期偏低,导致幼儿园‘人难进、人难留’,影响了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在两会期间提供的一份提案显示,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像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公办园幼师年收入大多只有5-6万元,民办园还要低不少;而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幼儿教师,年收入仅有3-4万元,与其他类型教师收入差距悬殊。

       民进中央的一份提案提供了相似的调研结果,作为全国百强区之首的顺德,学前教育教师的月均薪酬约3101元,仅为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的28.19%。即便个别地区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使得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工资差距不大,但他们的社保、公积金等也难以全部落实。民办园教师的待遇普遍更低,不少教师薪资刚刚超过最低工资标准。

       学前教育教师薪资偏低,导致师资极度短缺。2017年,学前三年在园幼儿4600万人,按照幼儿数与专任教师数15:1的比例测算,专任教师缺口约为49.55万人。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未来几年入园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即使学前教育专业每年20万毕业生全部进入幼教行业,供需矛盾短期内依然无法解决。

       更为严峻的问题是,低收入导致教师素质整体偏低。据教育部2017年统计数据,我国34.2%的学前教育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1/5强,74%的教师未定职级,幼师专业化培训工作任重道远。

      “要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入园远’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提升学前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多元并举,开源增流,按照‘政府主动作为、社会多方参与、学校适当负担’的思路,切实提高幼儿教师收入水平,增强幼师职业吸引力。”胡卫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理应受到关注和重视。为此,胡卫与民进中央的提案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第一,扩大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规模,创新合格学前师资的培养路径。一是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二是扩大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数量,适度扩大“公费定向”招生,保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稳步增加;三是构建以本科师范院校为龙头、以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四是改革教师资格制度,对非学前教育专业报考幼儿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在考试合格后由师范院校进行3-6个月的学前教育专门培训,培训合格并通过实习后方能取得幼师资格证。

       第二,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提升学前教育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一是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明确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总量不少于5%;二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公办园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并明确规定接受财政补贴的普惠性民办园必须将补贴的一定比例用于教师待遇;三是完善民办园教师工资指导机制,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

       第三,构建学前教育教师分类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培训效率。一是将学前师资职前和职后培训纳入财政专项预算,明确规定培训经费在学前教育经费中的比例,保障经费来源;二是完善培训制度,明确将公民办幼儿园的在编和非在编教师全部纳入培训范围;三是加强在职学前师资的分类培训;四是建立顶岗实习制度,让师范院校的学前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五是建立学前师资培训资源库,组建专家团队。





责任编辑:郭宝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